全品類食材一站式配送服務商
打造中國安全食品供應鏈知名品牌
全國服
務熱線
400-030-0090
食品加工溫度和時間對食品安全有影響嗎?
發布日期:2023-06-06
隨著大眾對食品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,食品加工環節的每一個細節都會吸引大家的關注。而科學管理食品加工的溫度和時間,正是確保菜品衛生安全的關鍵之一。
一、食品溫度和時間如何影響食品衛生安全
食物表面均附著一些微生物,大多數微生物在5~60℃溫度范圍容易生長繁殖,太冷和太熱的溫度下無法繁殖。
在生活中,我們就常常利用這個常識來保障食品安全:我們在食品加工中利用高溫殺菌,一些食品因含有較多的細菌和病毒,需要高溫殺菌才能安全食用,如肉類、海鮮等;低溫儲藏是很多食品長期保存的主要方式,降低溫度能抑制細菌的繁殖,延長食品的保質期,常見的低溫儲藏方式包括冰箱冷藏、冷凍等。
如果沒有做好食品溫度管理,可能致使微生物繁殖,食物變質,進而影響食用者的身體健康。
二、如何管理食品加工溫度和時間
1.確定食物合理的加工溫度和時間
為達到維護食品安全的目的,各類食材加工時要遵循不同的溫度規范要求。熟制食品加工時,食品中心溫度應不低于70℃。油炸食品時,油溫不宜超過190℃。高危易腐食品冷卻時,可將食品切成小塊、攪拌、冷水浴等措施或者使用專用速冷設備,使食品的中心溫度在2小時內從60℃降至21℃,再經2小時或更短時間降至8℃。再加熱時,食品的中心溫度應達到70℃以上。
生食或半生食魚類在加工前應冷凍(在-20℃條件下冷凍7天或在-35℃條件下冷凍15小時),以殺滅可能存在的寄生蟲。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的食品配送要求,食物燒熟后,中心溫度應保持在60℃以上(熱藏)的,其食用時限為燒熟后4小時。食物在常溫下保存超過2小時,應先確認食物未變質并在充分加熱后方可食用。
2.加強設備檢測和維護
食品加工設備的運行狀況直接影響食品的質量和安全。廚房人員應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測和維護。例如,烤箱、煤氣灶等加熱設備要保證火力平穩;專間的空調設施保證工作時間能正常運作,以避免細菌滋生,影響食品安全。
3.培訓食堂工作人員
良好的操作規范和衛生習慣可以降低食品污染概率。食堂工作人員需要經過專業的培訓和指導,了解食品安全知識和操作規程,熟悉不同食材的加工溫度,并養成食品加工過程的衛生習慣。
4.注重食品質量檢測
食堂需要建立嚴格的食品質量檢測制度。檢測內容可以包括食材的檢測、加工過程的檢測以及成品的質量檢測。對于每批出品的食物,都應進行必要的檢查,及時發現問題并追溯原因,采取相應的措施。
三、如何保障落實食品加工溫度的科學管理
1.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
建立制度的目的是明確各類食品加工過程中的操作規范、流程和相關職責,并規定各類不同標準。制度建立后,食堂需要進行定期的自查和第三方監督檢查,以確保制度的執行效果和效力。
2.落實責任和監管
責任和監管是制度落地運行的基礎。食堂管理應建立明確的食品安全責任制度,明確各職責人員在食品加工中的具體責任。同時,監管機構也應對后廚進行定期的巡查、抽檢和審核,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通報,并采取相應的整改措施。
3.加強宣傳和教育
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是食堂加強食品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。持續地宣傳和教育,可以提高員工的食品安全意識,增加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,從而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食堂衛生質量。此外,針對不同工作人員,還可以開展相應的培訓和考核活動,幫助員工更好地理解和執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。
結語
科學管理食品加工溫度和時間是確保菜品衛生安全的關鍵之一。要想實現科學管理,需要制定合理加工溫度和時間確定操作標準,加強設備檢測和維護,培訓工作人員,注重食品質量檢測等。同時,也需要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,落實責任和監管,并加強宣傳和教育。只有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,食堂才能確保食品加工的衛生安全,讓大家吃上放心、安全的美食。
往期內容: